优秀班主任特辑 | 王冰冰:以师作友,导而引之
“我想成为一个打破传统形象的班主任。”汉语言文学133班和134班的班主任王冰冰老师回忆着笑道。
同个台阶上的相互给予
“我觉得我和学生们是站在同一个台阶上的,就像是他们的知心姐姐”对于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,王老师是这样解释的,“他们学习如何做一名优秀大学生的同时,我学习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。”而这种关系营造出的“零距离”状态正是王老师的教育初心。
另一方面的突破在于,王冰冰老师认为她和学生之间是互相给予、各有收获的。“我甚至觉得我从孩子们身上得到的,远比我给他们带去的多得多。”谈及自己的学生们,王老师不掩自豪地说,“他们的成长速度远超我的预期,总是给我带来惊喜。”其中,134班班长朱旭霞的“公心”被多次提及。对此,王老师表示,学生们年轻的韧劲可以冲掉她世界中的灰暗,传递出正能量。
自由模式下的特色挖掘
谈及特殊的班级管理模式时,王冰冰老师直爽地回答:“没有模式。”对于刚进入大学不久的大一大二学生,“给予孩子们自由,让他们充分地找寻并认清自我”是王老师的决定;到了大三大四,王老师则更多地注重引导,而非提出强制性的学习目标。另外,王冰冰老师又补充道:“但‘不给规矩不成方圆’,确实是因为从大一以来就给孩子们灌输考研的想法,我的两个班级才会收获最高考研率的荣誉。”
“只有通过交流,才能发现一个人的闪光点。”对于识人知人,王老师有着自己的见解。也正因如此,王老师并没有制定固定的教学模式,而是在交流过程中因人而异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。
不同环境中的两种身份
“上课时的距离感是必须的”,站上讲台“传道授业解惑”的王老师需要树立权威、赢得尊重。但这种“传道夫子”的形象却难以在自己班级同学面前竖立起来,为此,王老师一度觉得给自己的孩子们上课是件特别别扭的事。
作为班主任的王老师,常常举办趣味交流会。在聚于草坪上做游戏、分享零食的轻松氛围中,王老师和同学们大谈人生经验,其中包括怎样将焦虑转化为动力,如何在就业与考研之间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等等。“希望在这样的氛围中,孩子们可以将这些道理深深地印在脑中。”
在四年的同行中,王老师是师更是友。在她眼中,孩子们各自有不同的闪光点,但每道光亮却拥有着相似的本质,孩子们的心是她最宝贵的财富。
-End-
-新媒体中心 出品-
-用心刻录声音 讲好人文故事-
往期热文↘
✔优秀班主任特辑 | 首作帝:殷切守望,潜心育人
✔优秀班主任特辑 | 李义敏:暖心“师承”,助力前行
✔我院15级本科生党支部荣获校首届主题党日方案设计竞赛“十佳方案”
✔陪你度过大学四分之三的不是男女朋友,而是……
✔告白我们最温暖的小美好
来源 | 人文记者团
文字 | 诸思钰
编辑 | 金晶
责任编辑 | 郭林璐